房价,还会下降吗? 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就业、改善居住条件,房地产业功不可没。一个健康的稳定的持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时,稳定房价,实现房屋结构和供应结构的多样化,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又是当前房地产业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在当前内部困难不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楼市将何去何从,消费者的购房心理及未来价格趋势怎样?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近日,本报记者对京、沪、穗三地房价做了深入调查,敬请读者关注。
——编者
北京:交易量到了冰点
刚刚过去的9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比举办奥运会的8月翻了一番多,并在最后一周出现明显反弹。尽管如此,整月成交量仍比去年同期下滑近20%。
国庆黄金周和其后的第一周,成交量没有延续9月底的涨势,反而每况愈下。记者通过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开的数据计算,今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的两周内,北京市商品房期房成交共4912套,平均每天成交约351套。2007年的同一时间段,即10月1日至10月14日,共成交6259套,平均每天447套。今年比去年同比下降21.5%。
“市场比我们最悲观的预期还要糟糕,很可能就错过了今年最后的一次机会。”北京某房地产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国庆期间,该公司位于西四环的楼盘推出一大批八折起的特价房,虽然有100多人认购,但至今为止,签约的不足20人。“看的多买的少,消费者不买账,交易量几乎到了冰点。”
央行上月末公布的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未来3个月内打算买房的北京居民不足10%,低于全国13.3%的平均水平,创下了此项调查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交易量的恶化恐怕还会继续。”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认为,前两年北京房价暴涨,超出了大多数老百姓的购买能力,累积了一定泡沫,市场有调整的需要。去年以来北京市对住房保障工作加大投入,缓解了一部分急于买房人的需求。近期万科、恒大等龙头房地产企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率先开始的降价活动,推倒了市场的多米诺骨牌,人们都在等待这股降价风吹向北京。同时,奥运会结束加剧了关于“奥运后北京房价将下跌”的预期。
眼下,北京市场上几乎所有项目都在采取打折、特价房等方式“变相降价”。相对于上半年普遍采用的买房送装修、送家电、送汽车、送物业费、送停车位等方式,前者更直接更实惠,也更容易被购房者接受。
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多数楼盘的打折和特价房,都附加着较为苛刻的条件。比如一次付清打八五折,首付五成打九折等,大多数购房者并没有能力一次性拿出上百万元的全款,因此能得到的折扣很少。有的楼盘则只有指定户型才能享受折扣或特价,但仔细观察,发现特价户型要么面积特别大、总价难以承受,要么户型、楼层、朝向等较差,让人难以接受。
10月14日,在东四环慈云寺桥某楼盘售楼处,一位近期看了十几个楼盘的齐先生告诉记者:“我都是冲着开发商打的诱人的广告去看盘的,有的楼盘甚至说五折起。结果却发现,我自己看中的,小户型、朝向好的房子,基本上价格比较坚挺,能得到的优惠不多。”
但齐先生仍然认为,比起自己3月份看房时的感觉,现在的优惠方式确实明朗了许多,甚至有了一定议价空间。“前几天在青年路附近看的一处楼盘,开盘价18000元/平方米,今天销售经理打来电话说,16500元/平方米也可以签合同。”
“观望者都在等待楼市出现‘最后一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想买房的人之所以迟迟不出手,就是因为现在开发商仍在“死扛”价格。对大多数开发商而言,目前的成交量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随着年底回笼资金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除了普遍的、直接的降价,别无选择。
来源: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