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忽悠害人不轻快 1.沪指将冲上万点忽悠指数:★★★★★
国资委研发中心主任王忠明发表演讲,“牛市才刚刚开始,10000点不是顶点。”王忠明还强调,“不要低估中国股市的价值,也不要低估中国股民的成长。” 在A股市场去年底见顶的当口,发表看多豪言的并不在少数。除了王忠明外,还包括中国证券业第一批执业分析师叶弘、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基金经理张晓东、2长盛同智优势基金经理肖强等一大批“业内人士”。
2.离谱的目标价忽悠指数:★★★
在今年年初30家券商研究所发布的2008年“十大金股”中,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石化、中信证券、中国国航等一批蓝筹股最受追捧,而上述各股无一跑赢大盘。有“金股之王”之称的万科A是当初机构最为推崇的品种。兴业证券的王嘉给出了万科A“强烈推荐”的评级,并给出了“ 50.80±1.00”的“精确”目标价。
广发证券高级分析师刘智则在2008年1月8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将当时的两市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的目标价定为480元。而10月16日收盘,其股价仅为34.94元。
3.奥运行情忽悠指数:★★★★★
7月3 日,A 股见2566.53点的重要低点,在奥运与农业的疯狂炒作下,B浪反弹似乎近在眼前,沪市单边成交量一度回升到1000亿元以上。
然而随着奥运的临近,市场的向上动能越来越弱,在奥运开幕的8月8日,A股大跌4.47%,并在随后一个交易日继续下跌5.21%,“奥运行情”灰飞烟灭。
4.地震锁仓忽悠指数:★★★★
“5·12”汶川地震后,自发锁仓的号召在市场中流行开来。“锁仓”没能改变下跌趋势,而Topview数据显示,T类席位在5月13日至31日的14个交易日里共净卖出21.70亿元,而A类席位净卖出212.20亿元,只有基金席位净买入129.95亿元。散户“锁仓”成为了一些市场参与主体的出货良机,而印花税行情也在“锁仓”声中结束。
5.“刚性需求”忽悠指数:★★★
2007年“9·28”新政后,房地产市场逐渐转冷。但诸多研究机构或专家仍公开表示,房地产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供给仍然短缺”、“房价继续看涨”,判断的依据则是“刚性需求”。
房地产作为过去几年的暴利行业,豢养着一大批喉舌,在房价已经明显超越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时,各种占据着媒体显著位置的言论依然在强调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并不断给出房地产上市公司高得惊人的目标价,在房地产行业面临拐点的当口,很多投资者都因此受到损失。
6.红N月忽悠指数:★★★
“红×月”是市场宣传的惯用字眼,各种“业内人士”总能找到下个月大盘将上涨的理由,然而理性的投资者都明白,熊市里月线翻红是小概率事件。翻看过去12个月的上证走势图可以发现,12个月里仅仅出现了3根阳线,且阳线的实体要远远小于阴线。
其中最红的月份莫过于“红五月”,四月底,由于管理层发布降低印花税利好,以及各大机构卖力的鼓吹之下,许多近乎绝望的投资者的欲望被重新燃起,“红五月”的字眼飘忽在各大财经网站之上。然而,“五一”长假之后,大盘很快就步入了下降通道。
7.抄底忽悠指数:★★★
从5000点,4000点,3000点,2000点,每个节点都不断有人跳出来分析,“大盘马上就要到底了”。这虽然颇能安慰绝望的投资者,但如果投资者听信此种分析给自己壮胆,只能招来更大的损失。
8.重组神话忽悠指数:★★★★
2007年11月5日开始,*ST泰格连续9个交易日触及涨停,其重组的幻想被无限放大。然而今年9月11日*ST泰格却公告重组失败,受此影响,*ST泰格股价直线下滑,公告后的21个交易日,有20个收报跌停。类似的重组失败例子还有川化股份、ST东源、*ST天宏等,无不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来源:中国金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