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借贷少增4000亿说明了什么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第三季度金融运行报告,1-9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48万亿元,同比多增1201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9月末,我国居民户贷款余额56806.57亿元,比年初增加6210亿元,同比少增4359亿元。
居民贷款为什么少增呢?在少增的背后又有那些原因呢?
次贷危机的影响
去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对于我国银行一直看好的房地产信贷造成很大冲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明确表示,应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坚决取消转按揭和加按揭贷款。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今年以来,银行房贷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深发展日前披露的季报显示,该行零售贷款较年初仅增长2%。与此同时,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出现少增。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更是出现近20个月来首次减少。一家基层商业银行的行长表示,当前发生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是美国次级贷款引起的,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出现信贷危机,可美国次贷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发人深醒的,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当前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做到未雨筹谋,防患于未然。
收紧银根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实行货币从紧的信贷政策,先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减少商业银行1万多亿元的贷款能量。还有央行不断增发票据回收资金,10月16日,央行通过发行三个月央行票据从公开市场回笼了400亿元资金,至此,当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量达到了1900亿元。大量央行票据的发行,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断收紧。另外,央行还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收紧银根的信号十分明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根基和规模,造成信贷增量逐渐缩减,这当然也会影响到居民贷款的高速增长。
房贷门槛的提高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从央行到银监会都对房地产贷款风险提高了警惕,今年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上海市信贷投向指引(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再次强调,金融机构要严格按规定把握二套房贷款的首付和利率政策,并限制对外资投资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指引》要求,各金融机构既要满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土地节约型、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开发建设和消费需求,又要认真落实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的调控精神,规范发展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和土地贷款。《指引》要求关注开发贷款增长情况,关注中小房企资金链的压力,关注土地贷款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国策的衔接,严格控制对囤积土地和房源、扰乱市场秩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严格按规定把握二套房贷款的首付和利率政策,禁止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发放贷款。另外,不少商业银行从自身信贷资产的安全出发,也相应提高了房贷门槛,减少了居民贷款的发放。
房市景气的下降
近期我国房市在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新形势,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披露的信息,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大部分的房地产市场先后进入了调整与转型期,中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今年已持续下降。以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例,2-8月,同比下降的幅度分别为3.6%,0.3%,4.0%,6.5%,6.9%,10.8%和14.9%。1—8月,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天津、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下降都在20%以上。北京、上海、浙江的同比下降分别为55.5%、38.5%和32.5%。与此同时,1—8月,全国二手住宅的销售面积也明显下降。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的9月份的成交量比8月份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已经创纪录的达到了1.3亿平方米。市场信心的持续缺失让一些大中城市房价下跌一至三成。亚豪机构第三季度京城房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三季度新开盘入市项目的开盘均价为13774元/平米,与二季度的开盘均价相比,每平方米下降了1932元,降幅达12.3%。全国房市的持续走低,人们购买意愿下降,等待观望气氛浓厚,这也是居民贷款增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贷款风险的加大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资银行各项人民币房贷不良率比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已经逼近3%的国际警戒线。建设银行上半年个人贷款新增488亿元,较年初增长6.74%,占比下降0.28个百分点至21.84%,不良贷款余额上升12亿元,不良率上升0.09个百分点至1.1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上升0.1个百分点至0.90%。在金融重镇上海,上海市银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该市中资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接近1/3,如果加上大量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其他贷款,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已影响到银行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安全。央行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在2008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醒,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信贷的三重风险:一是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趋紧可能造成开发贷款不良率上升;二是房价低迷可能造成个人住房贷款违约增加;三是预售资金管理缺位可能会产生信贷资金风险。据专家预测,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通道进一步确立,不良贷款率将会显著提高。日益增加的个人贷款风险正在警示更多的商业银行谨慎发放个人贷款。
另外,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股市暴跌也正在影响广大百姓的个人借贷行为,利率上涨也加大了百姓借贷的成本支出,这些都在影响人们“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消费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在消费上更加理智,毕竟大肆借债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美国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也在告诫人们:过度透支消费会给个人和他人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或灾难。现在看“美国老太太”借债买房和“中国老太太”攒钱买房的故事,还是中国老太太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来源: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