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
 
 
 ·彩票纪念册 鸡肋还是珍品


彩票纪念册 鸡肋还是珍品

    去年年底,各种彩票收藏纪念册纷纷面世。一些藏友争相咨询、购买的同时;也有一些藏友对纪念册的“超高”标价提出非议,大呼“鸡肋”。
 
    《公益时报》记者彩访中,机构工作人员给出了价格制定的依据,他们认为纪念册价格制定合理,且除收藏价值外,还具备公益价值。

珍品不错的投资方向

    对于纪念册的收藏价值,重庆藏友罗某十分肯定:“益处太多了,可以作为投资方向。”
 
    纪念册到底有多少益处?对此,《公益时报》记者对这位藏友进行了进一步采访。他认为纪念册的存世量比市场上流通的彩票要低的多,必然升值潜力巨大;纪念册内彩票用塑料薄膜封存,不易丢失,便于保存;装潢精美,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可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等。

便于收藏
  
    在多年的收藏生涯中,积散票成套票不仅是辽宁藏友陈智慧的习惯性收藏手法,也是众多藏友热衷的方式。“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闲散资金,用于彩票收藏。”陈智慧表示,“早年收藏彩票时,现成的套票很少,均需要藏友通过很长时间的挑、拣、换等手段,将散票组成套票。”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十分考验人的耐力的。
 
    而如今,纪念册的出现,不仅将颇受欢迎的套票积累成册,而且装潢精美。是一些“有经济实力”藏友们推崇的珍品。

兴趣佚然
  
    显然,藏友们对纪念册的争议源于价格,但并非所有人对价格敏感。80后北京藏友孙女士认为:“藏友们的收藏目的不尽相同,有投资的,也有纯属兴趣佚然的。”
 
    她分析,投资者往往对价格更加关注,若当前市场价格过高,可能会对纪念册升值产生影响;而那些纯粹处于兴趣的藏友,可能因为“手头不够宽裕才望而却步”;她本人却不属于前两类,而是既有兴趣且资金雄厚的人群。故此,她认为:“价格不是问题,兴趣放在第一。”

鸡肋 偶有鸡肋之感

  
    在纪念册被“经济实力较强”的藏友推崇的同时,也受到一些藏友的批判。四川藏友李先生就对此表示十分无奈。作为有多年收藏经验的老手,李先生不希望错过任何一件有价值的藏品,但纪念册标价却让他难以承受。
 
    “且并非纪念册中所有彩票均为藏家的追逐对象,实际上,一套纪念册中,我们缺乏的只是其中一两枚,而这一两枚可能不在市场上流通。”李先生说,“为了得到个别票,就不得不重复收购其他票,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对那些喜爱全册套票的人来说,纪念册显然是他们省时省力便可得到的珍品,而对于像李先生这样,只缺乏个别票的人来说,纪念册被无奈称为“鸡肋”。

难免望而生畏

  
    随着彩票收藏市场的升温,一些新生势力的加入给藏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手上路不久,尚摸不清收藏最佳渠道之时,纪念册是否能给他们一条捷径?
 
    重庆新手陈女士经济条件一般,自2009年加入彩票收藏队伍,目前只整理了少量套票。按照她的话说:“十分希望得到套票。”套票的累计数量实际也代表了收藏者的收藏资质,所以,陈女士对套票的渴望程度可想而知。但在纪念册面前,她却表示:“宁愿消耗更多时间去寻找,也不愿花大价钱购买纪念册。”

说法 价格并不高

    实际上,个别省份在2009年发行的纪念册为首发,并不意味着纪念册有“新发性”。从1987年发行第一张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多年来,为纪念发行的重要时刻或周年华诞,彩票发行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纪念票种,并不缺乏收藏纪念册。
 
    纪念册的标价确实给一些新手望而生畏的感觉,但这一价格制定的合理性,何在?
 
    一位机构工作人员于2月初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纪念册的酝酿、策划以及制作均需多部门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价格的制定并非随意,更不会超过合理的尺度,是符合标准的。同时,他表示,一些纪念册的销售资金,均捐献给了困难群众,纪念册一方面具备收藏价值外,还拥有极高的公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