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中大奖验证傻瓜经济学 经济衰退刺激博彩心理 文/羊城晚报记者 钟哲平 图/采采
随着彩民、股民队伍的日益壮大,“投资理财”已不是经济学家的特权。
民间高手不断涌现,专家满地找眼镜。经济不再神秘高深,傻瓜经济学大行其道。
买彩越“无脑”越好运
当越来越多人买彩票中了奖,炒股票发了财,凭直觉赚钱的人们,开始恶搞经济学家。网上有爆笑问答:上帝为何创造经济学家?因为有了经济预测,天气预报就准确多了!
当一些投资理财“大师”指点江山传授发财技巧的时候,网上却流行这样一种的经济学法则:“比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业余经济学家。比业余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专业经济学家。”于是,“我不懂经济学,但我照样中奖”的彩民,在草根经济学中异军突起,引领了傻瓜经济学的潮流。
在彩票行业,“经济学家”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走势专家,善于根据历史预测未来。二是异能人士,第六感发达,善于“猜”财富的谜语。三是随缘之人,选号总是“随机所欲”。彩市实践证明,这三种人的中奖概率是,第三类比第二类好彩,第二类又比第一类好彩,总的来说,就是越“无脑”,越好运。
经济衰退刺激博彩心理
这个奇怪的悖论,其实是个心态问题。当全球遭受经济寒流袭击,经济学家已不灵验的时候,人群的博彩心理反而会大大提升。据美国洛克菲勒特别研究基金会统计,美国彩票销售从1992年到2007年持续增长,其中2001年经济衰退时期增长尤为迅猛。
此时彩票最有价值的,就是“梦想”二字。作为一种小概率的中奖事件,人们更看重花2元买一个希望的过程,这未尝不是一种减压与放松。现代投资理论有条“圣律”,即追求最大收益和规避风险。而在彩市中,比圣律更有神力的是“运气”。这也正是买彩票的乐趣所在。在彩票面前,所有人的起点都是相同的,机遇都是平等的。不是不能分析,分析也是一种心理满足,可以让游戏更好玩。只要你有买彩票做善事的好心态,就能得到巨大的乐趣。
“傻瓜经济”也别“傻到底”
彩票是好玩的傻瓜经济学,但不是一根筋傻到底的。行走彩市,最忌盲目乐观与盲目消费。
傻瓜经济学容易让人产生盲目乐观、盲目自信的心理。反映在彩市中,就是不顾后果,不考虑自己的收入状况而盲目投入。
相比于病态博彩,更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另一种傻瓜行为是盲目消费。芝加哥大学萨勒教授提出的著名的“心理账户”,就是指这种“来钱容易,花钱不计”的心态。萨勒指出,一个人在工资中挣来100元和买彩票中了100元,其消费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血汗钱一般会好好计划使用,而“意外之财”很快就花光了。
傻瓜经济学走到这里,往往峰回路转,呈现两种风光。对于彩票,傻乎乎地买,也许是种福气,傻乎乎地花,则未免有点傻过头了。
哲语点评
傻瓜经济学是个欺骗性很强的词,它让很多傻瓜,以为傻瓜真能赚钱。比如买彩票盲目倍投,迷信追号,无自制力等行为,都是“一个傻瓜的经济学”。事实上,全球大热的傻瓜经济学,是一门“把钱变傻,让人好捞”的经济学。傻的是钱,不是人。切记切记!
“一个傻瓜的经济学”有多荒唐呢?晋惠帝就是个样板。据《晋书·惠帝本纪》记载,惠帝到华林园游玩,听见蛤蟆的叫声,就问左右:“这呱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呢?”随从急中生智说:“它若跳到官家的田地里就是官家的,跳到私人那儿就是私人的。”后来,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惠帝听到灾情,觉得很奇怪,问:“百姓没饭吃,为何不煮点肉粥吃呢?”这个昏君,据说后来被一张大饼毒死了,真是傻瓜得“要命”。
傻瓜当皇帝,天下遭殃。傻瓜投机,自己的钱包遭殃。不管是谁,都应量力而行。
把钱看傻点,人自信一点;把博彩看傻点,人潇洒一点;把运气看傻点,人开心一点。这些都是傻瓜经济学,也是聪明人的哲学。 |